论梅威瑟引来的争议和拳坛现状

时间:2013-05-07 11: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sdfjkl     

Floyd Mayweather dominates Guerrero, looks ahead

梅威瑟的又一场比赛打完了,坛子里再一次出现两极分化的评价,要么把他捧上了天,要么就是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想法复杂,所以逻辑混乱,列举条目若干,以供参考。
   
.从实力上来说,梅威瑟确实是强,强到了很难找出第二个能与他抗衡的拳手。我丝毫不质疑他能够赢得比赛的能力,有人说他赖皮,有边缘技术,喜欢搂抱,喜欢夹胳膊,胜之不武,但我认为胜利就是胜利,如果在拳击规则下都这么干了上百年,裁判又不管,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有人说他喜欢跑,不喜欢对攻,我认为这更没什么好说的,风格问题。好不好看,刺不刺激,能不能让人热血沸腾是另外一回事,我等会再说。
   
.很多人喜欢说梅威瑟有多聪明,技术有多么好。这种说法经常让我费解,仿佛技术是一种纯粹的只要有人教我就学得会的知识一样,前提是只要我聪明。我更愿意把技术一词换成打得着对手而让对手打不着我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习得需要的是一种整体的构架,有个好教练教让你知道该怎么做固然重要,起步早必须从十三四岁就应该开始的练习形成正确的身体反应同样重要,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优秀的身体条件。拳击是非常吃先天条件的运动,我们国家业余拳击队选材都要看臂展是不是比身高长。梅威瑟胳膊有多长大家都知道,而且他肩膀宽,脑袋小,当他脖子一缩,两个胳膊在胸前以防守抱架一抱,上至额头,下至裤衩的腰带,都能给严严实实的保护起来。其次像什么速度、力量、心理素质,甚至是抗击打需要的神经系统都很重要,下巴好也是天生的,这些条件都不是每个人能拥有的。梅威瑟身体挨了不少拳,眉头都不皱一下,给观众一种对手没打上的错觉,光这一点就不简单。
   
.有人说梅威瑟的提肩防守是梅威瑟的发明。这种人肯定对拳击没有多少了解。梅威瑟的技术基本就是philly shell / crab defense (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费城壳或者是螃蟹防守式)的一种变形而已。费城壳六七十年代就有了,因为起源于费城地区而得名。梅威瑟的父亲叔叔两兄弟虽然不是费城的,但他俩的教练是费城来的。现代拳击史上玩philly shell更地道的是詹姆斯托尼和韦狄克(Pernell Whitaker)。他们喜欢用上半身的大幅度前倾摆动来避开对手来拳,而梅威瑟喜欢的是转肩和肘部的格挡,其实前者需要更大的胆识和本能神经反射,后者反而相对容易。这两个人的实力肯定不比梅威瑟差,战绩比不上梅威瑟的主要原因在于是否足够小心谨慎。詹姆斯托尼的比赛绝对比梅威瑟刺激,因为他即使在被对手压在围绳上也不会搂抱,不会夹对手胳膊,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身体的摇避就能让对手的六七拳组合拳打空。所以也就注定了他的漏洞比梅威瑟大,常在河边走,遇到湿脚的那一天是迟早的事。
   
.随着看拳经历的增长,其实我是越来越欣赏技术流,打得着对手让对手打不着肯定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能力,你不动我也不动,你一动我比你动得更快,让你不敢轻举妄动,这确实是一种高手的境界,防守技术,准确得说是防守反击技术,说成是拳击的精髓不为过。然而我一直欣赏不来的是真正的边缘技术,边缘技术的存在跟拳击规则的粗泛有直接关系。奠定现代拳击规则基础的是1867年的Marquess of Queensberry rules(昆斯伯里规则),自此以后,没有大幅度的变化。不管是基于尊重传统的原因还是商业政治的原因导致现在拳击机构和组织对规则的完善无动于衷,拳击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没法按规则执行判罚,靠裁判个人把握尺度,长此以往滋生规则灰色地带。比如说搂抱,当拳手遭受重击站立不稳,需要靠搂抱来获得缓冲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搂抱可以理解,然而那种滥用的战术性搂抱,对手一靠近我就抱,把对手逼近进攻的一次努力化为乌有,等裁判把双方分开,也就是说对手只得重新从接近我开始再一次的努力。有个国外的拳迷说的好,某些拳手没有能力用counter punch(迎击拳)来化解对手的靠近,只有用counter clinch(迎击抱)来应付。这种边缘技术比什么掏裆打后脑还让观众难以忍受,比赛的流畅性大受影响,像便秘一样。梅威瑟昨天的拳很多时候都很出彩,后手直拳的精准点射还有身体的横向移动让格雷罗屡屡扑空都是大师级别的,但梅威瑟仍然过于小心谨慎,一点不愿离开自己的安全区,当格雷罗靠近的时候屡次夹胳膊等裁判分开什么的,让我对他由纯粹的赞赏转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感受。昨天还有个人喜欢玩边缘技术,重量级的小克,每当对手靠近就两只大胳膊把对手的脑袋往下压,裁判对此无动于衷。小克压人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化解对手的近身攻击,因为我近身战不是强项,所以我就不跟你玩,你来了我就夹、抱、压,裁判把我们分开后,我又回到了远距离进攻的舒适区域
   
. 每个人看拳击的切入点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看简单粗暴的对攻,有人喜欢看细腻缠绵的战术,各有所好,以自己的喜好来代表所有拳迷是一种很专横的态度。有一种拳迷被称为purist,也就是纯化论者,这种人只喜欢技术,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把里贡多给二次发育到147,跟梅威瑟来个终极对决。不管比赛激不激烈,不管一个回合的出拳能不能上二位数,只要能分出个谁最强就满足了。然而多数拳迷不会这么想,拳击推广公司的match maker(比赛安排者)也不会这么想,一般意义上好的比赛搭配意味着两个条件:1.两个拳手战绩相当,2.一个拳手是攻击型的糙哥流,另一个拳手是防守型的技术流,或者是两个拳手都是攻击型糙哥流,比如像里奥斯跟阿瓦雷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个技术流之间的比赛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吸引市场的精彩比赛。拳击不管如何进化技术如何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格斗运动,如果一个从来不看拳击的外行打开电视碰巧看到一场比赛直播,看完后却不知道谁胜谁负,这个人绝对会对拳击丧失兴趣从而不会再看拳击比赛。真正懂拳击对拳击狂热了解拳击技术的拳迷毕竟是少数,拳击市场的支撑更多靠的是casual fans(偶尔看拳击的观众),普通人喜欢的是刺激和戏剧化的场面,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推广公司都明白这个道理,拳手比赛前问候对手祖宗十八代也就是为了吸引普通观众,要是真有深仇大恨比赛后会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
   
.有些梅威瑟的拳迷说梅威瑟的人品不重要,决定他至高无上地位的是他拳台上的表现,他们是要看他打拳,不是跟他结婚。这话说得没错,你们有这种把注意力只放在拳台上的修为自然好,但你不能指责别人因为梅威瑟的人品不喜欢梅威瑟。原因?梅威瑟的人品实际上是构成他吸金能力的一大因素,没有那种trash talk的技术和那种遭人嫌的自恋个性,能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度吗?沃德和里贡多,不能说绝对实力就一定比梅威瑟强,但起码是一个水平线上,他们打一场拳几十万顶天了,梅威瑟能捞几千万,收入差了上百倍,是他们实力差了上百倍?所以梅威瑟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自己靠过激的个性为自己生金鸡蛋,就别怪有人因为这种个性厌恶你。多数拳迷绝对会考虑拳台表现之外的因素,种族国籍背景,拳手的个性谈吐,布拉德利、沃德这些信上帝的没个性的好人在家乡打拳都拉不到多少观众,是他们拳台上的实力太差?阿瓦雷兹上场比赛的几万现场拳迷,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是德州老墨,难道只有老墨欣赏阿瓦的拳台上的表现,而那些占德州人口更多的白人就不懂欣赏了吗?哈哈。体育运动背后的民族意识、地域意识永远不会消失,有人因为帕奎奥是东南亚远亲而偏爱有加难道不可以理解?你可以站得高、想得开,做一个纯粹的拳迷,但不要对其他不纯粹的拳迷大惊小怪。
   
.兴奋剂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泛滥。妄想通过讨论谁谁谁愿意血检谁谁谁不愿意血检就判断出谁清白谁嗑药是不现实的事。梅威瑟对帕奎奥提出的血检标准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标准,奥运会标准意味着24/7/365,也就是只要你是职业运动员,你就要接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随时血检,这个标准目前职业拳击领域只有多奈尔一人做到了。梅威瑟的标准是比赛前多少天开始随时飞检,也就是说在这个检验周期起始时间之前的两三周以前,吃药是没有问题的,检查是检不出来的。美国资深作家、美国拳击作家协会主席Thomas Hauser的一篇报道就揭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其中甚至透露出梅威瑟三次检查没通过,金童和兴奋剂检查机构USADA合力掩盖的传闻。这个人是给阿里写传记的人,知名度非常高,他如果没有一点可靠的消息来源,那么造这种谣的风险可是非常大的。有些人说帕奎奥升级不可能,我只想说一点,如果你认为帕奎奥违反自然规律,那么在接近40岁的高龄脱胎换骨般连升两级速度不减力量剧增的浑身青筋直暴,重拳击倒帕奎奥的马奎兹,是不是更是违反自然规律呢?为什么你把怀疑留给了帕奎奥,把赞许给了马奎兹,双重标准直接指向了你掩藏在内的非理性的喜好而已。Al Haymon旗下的贝托、皮特森都是被抓到现行的药罐子,因为Al Haymon的一手遮天的影响力,事后屁事没有,照样接大单打大赛,难道不讽刺?用一种世故一点的观点来看,这些一线顶级拳手,不管梅威瑟还是帕奎奥,基本都吃药,起码在某个阶段吃药,现在的药检只不过提高了他们作*弊的成本而已。
   
. 拳击肯定是在走下坡路的。早在几年前,美国那边就有很多人说boxing is dying,拳击正在死亡,不是说拳击已经死了,而是说拳击正在黄泉路走向死亡。美国人回忆说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电视里只有三个台,三个台全是公共频道,所有人都能看到,那时候拳击节目是最重大的赛事,万人空巷。后来到了八九十年代,拳击走向了有线台,受众缩小,再加上观众选择的增多,看拳击的人口肯定是萎缩了,但那个时候仍然是巨星云集的风云时代,拳击的精彩和壮观仍然是很多人的最爱。到了二十一世纪,推广人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拳手的保守世故,使得拳台的风采趋于黯淡,老一代的拳迷已经老去,新生代的年轻人对拳击不感兴趣,新兴格斗项目的兴起,特别说综合格斗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主流年轻观众。可以肯定的说,UFC曾经需要把詹姆斯托尼拉来自我炒作,想和拳击一竞高低的阶段已经过去,今天的UFC已经不用把职业拳击当做参照物了。所以说不管梅威瑟一场比赛能捞多少钱都不能说明什么,打垫场赛的罗萨多只拿到九千元才说明问题。目前拳击的受众直接跟种族背景有关,各个群体只支持该群体拳手,黑人和拉丁裔的墨西哥人波多尼哥人,帕奎奥打比赛时才出现的菲律宾人,还有看热闹的上了年纪的白人,你注意观察,现场看比赛的基本就是这几类人。好的消息是,从去年开始,我感觉比赛的质量有所提高,很多原来认为打不起来的比赛还是打起来了,阿瓦对特闹特,多奈尔对里贡多,接下来的皮特森对马特西都是好比赛,也许金童跟顶级的战斗升级也带来了一些好的副作用,双方都想用比赛的质量压倒对手。但愿这种趋势能够持续下去。其次就是拳击的后备力量仍然是充足的,因为拳击作为一个业余体育的基础性大项,在很多国家很受重视,欧洲拳手,中亚拳手,甚至东亚拳手都是会源源不断出现的。所以重担在推广人和拳击组织身上,怎样达成更有悬念的比赛,怎样鼓励拳手主动进攻,学学UFC,每次比赛之后发给最佳KO的红包就是个好主意,去年金童就搞过一次,被红包给了KO 何塞塞托洛佩兹的阿瓦雷兹。
   
不管拳击怎样,我的热情是不会减的,相信很多拳迷都是这样。

顶一下
(56)
90.3%
踩一下
(6)
9.7%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