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拳击到底离中国有多远? 须统一认识与国际接轨

时间:2014-04-09 16:46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网络     

    2014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上周在河北迁安落幕,如何评价首次实行国际拳联摘头盔和10分制职业拳击计分规则的效果如何?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主任李强。

  李强认为,国际拳联去年6月开始实行男子拳击摘头盔和10分制的计分规则后,由于去年全运会的原因,中国拳击比其他国家熟悉适应新规则时间晚了很多。因此,本次比赛是国际拳联竞赛规则改制后的第一次全国大赛,目的主要是为了尽快和国际接轨,适应新的比赛规则,同时也为亚运会选拔选手做好准备,在比赛中采用国际拳联的新规则。为此,在本次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前,拳跆中心邀请了国际拳联官员和高级讲师来华对中国教练、裁判和医务监督进行了培训,加深对新规则的理解。赛前,中心也要求各参赛队领队统一认识,与国际接轨,否则将落伍。

  李强说,由于是首次实行新规则,中心也下了决心,只要是本着公正态度,允许裁判和教练因对规则理解不深而犯错误,这是必须交的学费。特别是裁判,还有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从本次比赛裁判打分总体情况看还是不错的,过去是打点,现在裁判要从5个方面去综合考虑,难度大了。但比赛期间还没有出现对比赛结果进行申诉的情况,虽然有些不同看法,但对比赛结果还是理解的。国际拳联代表在观看了前两天比赛后给予了肯定,认为中国裁判打分水平属于中等偏上。

  李强认为,今后裁判和教练的培训还要加强,特别是裁判要多下些工夫。因为国外裁判是职业的,中国是业余的,他们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完全出于对拳击的喜爱才参与裁判工作,因此加强培训非常有必要。

  由于采用了新规则,本次比赛选手打法积极主动,观赏性与对抗激烈程度都比在旧规则下大为提高。凡是观念转变快、对新规则准备早的参赛队伍,对比赛就适应得好。当然,比赛中拳手眼眶受伤和鼻子出血等比以前多了,主要是新规则要求拳手摘掉了头盔,大部分都是因拳手技术水平差,猛冲猛打造成的头部碰撞,但大伤如脑震荡和以前相比则变化不大。因此,提高专业化的系统训练,提高拳手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守能力势在必行。

  李强说,新规则对中国拳击冲击很大,因此目前中心正在报批国家体育总局组建参加国际拳联WSB职业拳击联赛的中国队,使更多的中国拳手能够尽快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目前中国男女队引进了美国教练核心团队指导等,学习职业拳击训练理念思想,逐步适应提高。

  职业拳击到底离中国有多远?

  这个命题在上周河北迁安结束的2014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上终于有答案了。自1986年中国拳击恢复以来,一直采用业余规则打法的中国拳击界,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职业拳击对抗激烈和观赏性强的特点和魅力,同时还有因对抗激烈对中国拳击技术风格打法提出更高要求的体会。

  应该说,拳手摘头盔,采用10分制的职业拳击计分规则的实质,就是回归拳击是一项对抗激烈的体育比赛的本质,也是拳击具有5000多年历史,成为古代奥运会为数不多几个体育比赛项目之一以及现代拳击运动诞生至今职业拳击有200多年历史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这种强大生命力的背后,是拳手通过激烈对抗展现出催人奋进的拳击精神,让观众从中汲取力量。

  然而,对以灵巧快速为主要技术特点的中国拳击而言,从业余拳击到职业拳击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与以力量对抗著称的欧美选手相比,显然是很大的。这在中国拳击恢复近30年中几乎是不敢想象的,即中国人无法与欧洲拳手进行正面对抗,否则将必死无疑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说法或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中国拳击恢复之初,对国外拳击一无所知的中国黄埔一期拳手面对国外拳手时,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拳击界根据当时的打点计分规则总结出一套打了就走偷点打法并取得成效,中国拳击整体水平和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突出代表是3届世锦赛和两届奥运会冠军邹市明。

  但随着国际拳联几年前向职业拳击全面敞开大门,先后创办了WSB职业拳击联赛、APB个人职业拳击赛及去年6月开始实施男拳手摘掉头盔,比赛采用职业拳击的10分制计分规则后,中国以往那种虽灵活快速,但拳手基本功普遍缺失的致命弱点暴露无遗。

  如中国拳手对前手直拳作用的认识度较低且普遍不会使用,导致在实行10分制计分规则后,基本上失去了控制比赛节奏、距离并为后手进攻创造机会的能力,无法在中近距离与对手抗衡,与中国拳击恢复之初的情况很相似。

  表面看,新规则实行后,身体强壮的欧美拳手在力量和对抗能力上显得更加突出,中国拳手似乎完全处于下风。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新规则提倡的积极进攻,反对消极的打法,对拳手技术提出了比以前业余拳击时更高的要求,即这种新规则下的强对抗是在更高技术层面的体现,更需要拳手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身体和力量上的抗衡。

  因此,对中国拳击而言,必须更新观念,重新提高对拳击对抗理念真谛的认识,从提高技术入手,狠抓基本功,特别是前手拳技术,在灵巧快速的基础上,提高比赛节奏和距离的控制力。因为这是在新规则下提高对抗能力和防守技能的基础和前提,而不是以往中国拳手仅仅靠快速移动来控制距离。

  可喜的是,自去年冬训拳跆中心强调狠抓基本功,特别是前手拳技术后,许多国家队拳手在本次比赛中都有了明显变化和提高,使比赛变得更精彩更有职业拳击的味道。

  例如,获得本次52公斤级冠军的贵州拳手常勇几场比赛均体现出了进攻主动连续,进攻节奏清晰,前手拳运用较娴熟,出拳效果好。面对打法凶悍的西藏队拳手索朗罗布、江苏队张果和安徽队方波时,常勇打得游刃有余,信心十足,是硬朗型技术的体现,与其以前类似邹市明的海盗式打法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高。在前不久保加利亚国际邀请赛上,常勇先后打败乌克兰、德国和伊朗拳手后夺冠,也足以说明问题,很值得总结和思考。

  当然,不仅是常勇,还有获得49公斤级亚军的贵州拳手何君君、贵州81公斤级亚军张奥林和黑龙江队+91公斤级亚军谷光明等不少拳手,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其中,新疆队整体硬朗风格打法更趋近于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拳手攻防节奏较鲜明,既有力量又有速度,连续进攻能力强,打得很放松。假以时日,他们将会在新规则下重新展示他们的风采,成为中国拳击的一支主力军。

  因此,在面临新规则引发的职业拳击大潮和变化面前,只有认清差距勇敢地去适应、去改变、去提高,任何抱怨都是懦弱和苍白的,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顶一下
(3)
60%
踩一下
(2)
4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最新评论